<font id="t1zf5"><em id="t1zf5"><thead id="t1zf5"></thead></em></font>

<font id="t1zf5"><video id="t1zf5"><listing id="t1zf5"></listing></video></font>

        <delect id="t1zf5"><pre id="t1zf5"></pre></delect>

               找回密碼
               立即注冊
              查看: 16|回復: 0
             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              加強“自媒體”管理,從一個“標簽”開始

              [復制鏈接]

              8

              主題

              0

              回帖

              26

              積分

              新手上路

              Rank: 1

              積分
              26
              跳轉到指定樓層
              樓主
              發表于 2023-8-11 17:38:45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              7月10日,中央網信辦發布《關于加強“自媒體”管理的通知》,通知共提到13條工作重點,包括嚴防假冒仿冒行為、加強信息真實性管理、加注虛構內容或爭議信息標簽、完善謠言標簽功能等。所謂“蛇”打七寸,通知中的工作重點,均與當下自媒體管理中的常見問題相關聯,顯示了管理部門推動形成良好網絡輿論生態的決心,也為自媒體的日常運營明確了方向與邊界。近年來,自媒體亂象叢生,大批缺乏職業素養、責任意識的從業者混跡其間,為追求流量和打賞,不擇手段、毫無底線,帶亂整個自媒體從業環境,把互聯網生態搞得烏煙瘴氣。此次公布的13條管理措施,對不良自媒體而言是一柄利劍,從傳播者、渠道、受眾等各個方面,精準斬斷了行業痛點和利益鏈條,由一個標簽開始,將自媒體管理納入常態化機制。社會上的許多爭執、謠言的源頭,往往由于信息發布渠道的不權威,導致內容真實性大打折扣,甚至出現謠言變新聞的亂象。早在今年4月份的清朗專項行動中,中央網信辦就集中處理了一批仿冒新聞單位賬號和仿冒“新聞主播”賬號,并在各網站平臺上予以曝光。這次通知中繼續強調嚴防假冒仿冒行為,并提出通過標注出賬號信息、規范信息來源標注、強化資質認證展示的手段,區分媒體和自媒體,凸顯賬號在某領域的專業程度,以防渾水摸魚,翻炒舊聞,混淆事實,從源頭加強了信息真實性管理。除了自媒體信息內容失真、運營行為失度,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社會,網民如何辨別分清“事實”與“觀點”則是另一個難題。打擊以訛傳訛,需從傳播渠道和受眾方面找準突破口。加注虛構內容或爭議信息標簽、完善謠言標簽功能,可在信息的傳播過程中,引導網民區分主觀感受與可證事實,辨別新聞與謠言。同時督促平臺運用算法推薦方式提高辟謠信息觸達率,限流不實消息,有效根治網暴。加強“自媒體”管理,打擊謠言,并非只能靠辟謠,靠事后嚴懲。以一個個標簽作為切入口,從源頭進行區別,由傳播渠道層層過濾,不斷提高受眾媒介素養,讓自媒體進入常態化監管階段,才是消解謠言傳播力和影響力,令自媒體行業形成良性生態、健康發展的機制性良方。上游新聞評論員 康磊編輯:龍春暉責編:李洋審核:陳旭
              回復

              使用道具 舉報

             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注冊

              本版積分規則

              ?
              返回列表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
              丨S超碰AⅤ片一区特区|富婆偷人精彩露脸100部|91亚洲AⅤ无码精品色午夜|澳门一级变态AV黄片

              <font id="t1zf5"><em id="t1zf5"><thead id="t1zf5"></thead></em></font>

              <font id="t1zf5"><video id="t1zf5"><listing id="t1zf5"></listing></video></font>

                    <delect id="t1zf5"><pre id="t1zf5"></pre></delect>